虽然很多营销类期刊都不会深究样本量,但是如《心理学报》这种专业期刊,在投稿时需要提供确定样本量的参考资料。到目前为止,我在问卷调查时确定的样本量都是根据其他同类型研究的样本量来确定的,并未深入了解为什么我需要这么多样本。
在假设检验中,统计模型既定的情况下,下面四个参数是有相关关系的:
* 显著性水平 α
* 样本量 N
* 统计效力 Power 即 1-β
* 效应量 ES
简单来说,如果你的统计功效为50%,那么你做一次实验的话,有50%的可能得到p < 0.05,50%可能得到p > 0.05。所以假如你的实验的统计功效为50%,怎么能够说明审稿人你得到这个结果不是运气?
如果你的样本量很小,并且得到了P = 0.001的话,那么你计算出来的效应量是非常大的(inflated)。
摘自How to Justify Your Sample Size - 知乎
反正,根据这些那些的原因,在调查前期有必要了解需要回收的样本量。
至于功效分析教程推荐G*Power。